网站首页  学院概况  党建工作  教学科研  招生就业  人才培养  大事纪  中华文化  常用下载  联系我们 
 
  通知公告
 
国际教育学院2023年硕士学位招生简介
2022-09-29 20:42 国际教育学院 

学院中文名称:国际教育学院

学院英文名称School of International Education

学院网址:http://xibu.tjfsu.edu.cn/gjjl/

咨询电话:022-23263544

一、学院概况

历史沿革:国际教育学院前身是国际交流学院。

2001年开始招收中国本科生。

2002年开始招收外国本科生。

2007年10月正式单独设立国际交流学院。

2014年获批“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硕士点。

2016年获批孔子学院奖学金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硕士招生资格。

2020年9月,国际交流学院正式更名为国际教育学院。

二、学科建设情况

1997年设立对外汉语本科专业,是天津市最早设立对外汉语本科专业的院校之一,

2011年被列为天津市“十二五”综投战略性新兴产业专业。

2013年正式更名为汉语国际教育专业。

2017年获批天津市普通高等学校优势特色专业。

2018、2020两次入选天津市高校“国际汉语教育与传播创新团队”。

2019年所属一级学科获批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2020年汉语国际教育专业获批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三、学科优势

1.师资情况

1)多元人才培养工程效果显著,催生一批骨干人才。1名入选天津市“五个一批”人才、天津市高校“学科领军人才培养计划”;3名入选天津市高校“中青年骨干创新人才培养计划”;1名入选天津市“131人才创新工程”第一层次,3名入选第二层次,3名入选第三层次;1名入选天津市高校青年后备人才。

2)获批省部级科研创新团队。近三年承担国家级、省部级等科研项目30多项,其中国家级10项,省部级20多项;出版教材及著作9部;发表论文60余篇,其中CSSCI、核心30多篇。2018、2020两次入选天津市高校“国际汉语教育与传播创新团队“。

3)教师具有国际化视野。94%的师资具备国外研修、合作研究或教学的背景。

2.课程设置与培养模式

突出国际化,以“专业+多语种”为核心,增设二外、区域国别研究、孔子学院建设、礼仪与海外环境适应技能等课程。

培养模式采取中外导师共同指导的“双导师制”,实践能力培养主要依托葡萄牙匈牙利等国家的孔子学院、天津市高校专业学位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中国语言文化创意与传播实验教学中心等26个海内外实践基地。

3.汉文化国际传播和中外人文交流

   近几年本专业本硕学生,在学校与20多个国家地区高校及中小学开设的校际中华语言文化研修班中,出色完成了汉语言文化传播工作,录制故宫文化、天津之旅等文化教学视频80多个;40余人次协助10所孔子学院推出“孔子学院日”品牌活动,开展文化活动157530余人次先后承担了汉语课程、文化讲座、文艺展演等15门、30多场,为中国文化走出去贡献自己的力量;疫情期间,25名留学生成功助力,完成应急语言服务等重要翻译工作,28名中国学生作为兼职教师,承担远程在线中文教学项目,举办线上系列文化讲座、中外国际交流研讨会议近20余场;以上很好诠释了本专业服务国家、服务国际文化交流,培养复合型、国际化、应用型优秀人才的培养方向。

目前学院有来自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留学生和300余名中国汉语国际教育专业本科生、百余名中国研究生在学院学习。中外学生共同学习、互相交流、优势互补,形成了良好的语言学习和文化体验氛围。

三、2023年硕士学位招生专业介绍

国际教育学院2023年共招收个硕士学位专业,其中学术型硕士学位有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汉语言文字学、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三个专业,专业型硕士学位为汉语国际教育专业,下面依次介绍。

(一)、语言学及应用语言专业学术型学位硕士

1、专业介绍

该专业主要是学习和运用语言学的理论、方法研究汉语,侧重语言理论及应用研究,主要研究语言理论及其在社会、文化、心理、科技、教育等方面的运用,包括语言教学、语言规划、语言工程、语言康复、社会语言学、文化语言学、心理语言学等主要分支。本学科的主要研究方向有对比语言学和作为第二语言的汉语教学与研究。

对比语言学方向依托于津外国语大学多样化的语言环境和师资基础,以认知功能语言学为理论基础,开展各个层面的跨语言对比与认知研究,以寻求语言的规律性解释,以及可用于汉语教学、语言习得和日常交际等实际问题的原理,探索人类语言的共同规律和跨语言交际的规律。对比可以针对汉语与其他语言在语音、语法、词汇、语义、语用层次进行,也可以从语言的文化、心理、民族角度进行对比研究,还可以对不同语言的标点符号系统进行对比研究。

作为第二语言的汉语教学与研究方向依托国际交流学院深厚的教学师资以及良好的留学生汉语教育环境,主要培养具有熟练的以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教学技能和良好的文化传播技能、跨文化交际能力,适应汉语国际推广工作,胜任多种教学任务的高层次、应用型、复合型、国际化专门人才。

学制为三年,原则上延期不超过两年。前两年以学习基础理论为主,适当参与科研工作,用一年左右的时间完成学位论文。

2、培养目标

学生通过两年半对于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专业课程的学习,扎实掌握本学科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了解当前国内外语言学的最新理论和研究方法,基本具备在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的某一或某些领域从事科学研究的素质和能力,能够胜任对内对外较高层次的汉语语言学教学科研工作,也可从事新闻出版、文化宣传、现代传媒、文化产业等方面的相关工作,以及各级政府机关和企事业等单位。

(二)、汉语言文字学专业学术型学位硕士

1、专业介绍

学习和运用语言学的理论、方法研究汉语,侧重语言的本体研究,主要研究语言系统内部,包括语音学、词汇学、语法学、语义学及语用学等主要分支。本学科的主要研究方向有汉语语法学、语用学、语义学等。目标是结合学科特色培养能从事语言学研究、语言教学和语言应用方面的专业人才。

学制为三年原则上延期不超过两年

2、培养目标

学生通过两年半对于汉语言文字学专业课程的学习,扎实掌握本学科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了解当前国内外语言学的最新理论和研究方法,能顺利的撰写和完成毕业论文。基本具备在汉语言文字学的某一或某些领域从事科学研究的素质和能力,能够胜任对内对外较高层次的语言学研究和汉语教学工作,也可到出版、新闻、宣传、企业文化部门、相关科研机构及语言培训机构工作。

(三)、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专业学术型学位硕士

1、专业方向特色

专业研究方向主要包括东方学、中日比较文学、中美比较文学、犹裔美国文学、流散文学、比较诗学、西方马克思主义等领域的研究。特色:第一,从历史、传统、文化与文学的角度深入挖掘和研究中国文学与东方国别文学的相互影响关系以及各自文学的特殊性,揭示中国文学在亚洲文学史上的独特地位及历史贡献;第二,通过中国与西方文学的比较研究,理清中国文学与西方文学之间的影响和接受关系,把握中、西文学传统各自的特点,在互为参照中探索共同和各自的发展规律;第三,以中西美学、文学思想的比较研究为中心,以多元文化为背景,在价值体系与审美倾向层面展开中西诗学比较研究,探讨中西文论的范畴、体系、形态的共性与差异,寻求共通的文学规律。

学制为三年原则上延期不超过两年

2、培养目标

总体要求: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进行世界文学的总体性研究,以比较的方法深入开展国别文学研究、比较文学研究和跨学科研究。毕业后可从事中外文学比较、外国文学研究的教学、科研、文化、宣传、媒体、新闻、出版、管理等方面的工作。

具体要求:具有良好的思想修养、道德情操和人格品质,遵纪守法,品行端正,身心健康;具有较开阔的文学文化视野、扎实的理论基础、系统的专业知识;具有严谨、求实的学风和独立从事科研工作的能力,能撰写出符合学术规范并具有新见解的学位论文;较为熟练地掌握一门外语,能够收集和阅读本专业的外文资料,较好地运用所学知识正确研究和处理涉及两种以上语言和文化的文学问题;具有熟练利用网络和现代信息工具进行学术文献的搜集、检索、加工等能力。

(四)、汉语国际教育专业专业型学位硕士

1.专业介绍

本专业坚持将人才培养与地域特色文化资源研究以及思政教育相结合,创新人才培养理念,培养学生具备扎实的汉语和中国文化(文学)基础知识以及良好的外语素养,熟悉第二语言习得规律、教学理论及方法,具有较高的人文素养,具有良好的汉语和外语表达能力、较强的汉语作为外语教学的能力和跨文化交际能力。

学制为两年原则上延期不超过两年

 

2.培养目标

本专业坚持“中国特色、融通中外,立足时代、面向未来”的指导思想,以服务国家和区域发展战略为目标,旨在培养具有家国情怀、全球视野、求索精神、跨文化交际能力,以及较高实践能力和职业素养的高水平、应用型汉语国际教育人才;同时培养具有扎实的汉语言文化基础、多语种交际能力的外向型、国际化专门人才。

3.培养特色和优势

1)培养“专业+多语种”,应用型、厚基础、宽口径的国际化人才;

2)培养具有国家安全意识、熟悉外事礼仪规范的对外交流人才;

3)培养服务“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及海外孔子学院的国际中文教师。

4)培养熟知中国文化礼仪,知华、爱华、友华的国际中文人才,打造具有天外特色的京津冀留学生培养基地。

4.社会需求

1)“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及海外孔子学院需要的国际中文人才;

2) 国际组织以及各类驻外机构需要的具有多语种交际能力、外事礼仪素养和国家安全意识的高水平外向型国际化中文人才。

3)海外中资企业、各国驻华机构需要的精通汉语,了解中国的国际人才。 培养目标

5.毕业后具备的素养和能力

1)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具备良好的专业素质和职业道德。

(2)热爱汉语国际教育事业,具有奉献精神和开拓意识。

(3)具备熟练的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技能,能熟练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和科技手段进行教学。

(4)具有较高的中华文化素养和语言文传播能力。

(5)能流利地使用一种外语及运用一种小语种进行教学和交流,具有跨文化交际能力。

(6)具有语言文化国际推广项目的管理、组织与协调能力。

6.课程设置

以实际应用为导向,以国际汉语教师的职业需求为目标,围绕汉语 教学能力、中华文化传播能力和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形成以核心课程为主导、 模块拓展为补充、实践训练为重点的课程体系。主要课程有:汉语语言学导论、 汉语语言要素教学、教学设计与管理、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第二语言习得、 国外汉语课堂教学案例、语言技能教学、中华文化与传播、跨文化交际、汉外语言文化对比、礼仪与海外环境适应技能、第二外语等。

7.培养方式

采用课程学习与汉语国际教育实践相结合,汉语国际教育与中华文化传播相结合,校内导师指导与校内外导师联合培养相结合的方式。

四、硕士专业毕业生就业情况

(一)、学术型硕士学位毕业生就业情况

近四年的统计数据显示,毕业生就业率达98%。15%左右的毕业生选择继续深造,曾考取澳门科技大学、暨南大学、北京语言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首都师范大学等知名院校的博士,毕业生就业单位主要集中在政府部门、大专院校、中小学等企事业单位,以及大专院校或培训机构的汉语教师,还有一部分学毕业生参加国家汉办的外派志愿者项目,实现了国内国外双就业。

(二)、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硕士学位毕业生就业情况

2018年第一届专业硕士学位毕业生起就业率达95%,毕业生就业主要集中在国内中小学、政府部门、和外企等企事业单位,也有一部分毕业生在大专校院、国际教育培训机构等做汉语教师,还有一部分学毕业生参加国家汉办的外派志愿者项目,实现了国内国外双就业。

 

关闭窗口
 
 
 

版权所有: 天津外国语大学 | 信息化建设办公室设计制作维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