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学院概况  党建工作  教学科研  招生就业  人才培养  大事纪  中华文化  常用下载  联系我们 
 
  人才培养
 
天外导师讲坛|国际教育学院成功举办“从‘人教AI’到‘AI教人’:语言教师如何找准自我”专题讲座
2025-05-22 18:20  

5月22日下午,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汉语学院副院长宋飞教授应我院邀请做客“天外导师讲坛”,为我院师生带来了题为“从‘人教AI’到‘AI教人’:语言教师如何找准自我”专题讲座。讲座由国际教育学院副院长行玉华主持,国际教育学院师生参加讲座。

讲座中,宋飞教授用简单形象的语言将抽象化具体,通俗易懂地阐述了人工神经网络,并且深入探讨了多个关键领域,包括AIGC生成式人工智能、在线智能微课制作平台等。他还就AI如何重塑语言教学资源建设、深度学习以及AI能否取代教师等问题进行了阐述。宋飞教授通过各种生动贴切的视频向在场师生展示了视频生成式人工智能的发展,分享了一系列前沿实验观点和数据,引发了在场师生的深刻思考。

面对这些前沿研究,教育工作者需要重新定位自身。宋飞教授就“如何缩短阵痛,拥抱未来”这一难题给出了解决方案。作为国际中文教师,要秉持终身学习的理念。首先需要做到从解决问题到提出问题,这体现了教育思维的深刻变革。在人工智能时代,不仅要培养解决现有问题的能力,更要具备前瞻性的思维,能够提出富有创新性的问题。其次,需要做到从知识到范式,再从范式到战略的升华,这揭示了在学习过程中知识层次的深化。随着技术的发展,单纯的知识储备已无法满足时代需求,学习者需要掌握更高级别的范式思维,并进一步上升到战略层面,将知识运用到实际的教育规划和实践中。第三,需要学会使用工具,如大模型、工具流等。在人工智能背景下,熟练掌握大模型、工作流等工具成为了必备技能。这不仅能提高教育工作的效率,还能拓展教育的边界,为学习者带来更加丰富和个性化的学习体验。最后,理解并擅长处理人际关系也是不可或缺的一环,这强调了在技术充斥的时代,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交流和互动依然至关重要。最后,宋飞教授着重探讨了人工智能对国际中文教育的深远影响。随着人工智能等高新技术门槛越来越低,其在教育领域的应用却越来越广泛。国际中文教育从业者,尤其是青年从业者,被鼓励充分发挥自身创新意识,积极投身于科技与教学结合的实践探索。

此次讲座不仅拓宽了师生们的学术视野,更为今后的学术研究与教学实践注入了新的灵感与思路。师生们纷纷表示通过宋飞教授的分享,对人工智能领域有了更为深刻且独到的认知,进一步深化了对专业领域的理解,同时也增强了学术探索的信心与动力。学院将持续搭建优质学术交流平台,邀请更多专家教授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学术活动,为师生营造浓厚的学术氛围,助力教育教学质量的全面提升与创新发展。

来源 | 国际教育学院

文字 | 通讯员 张欣瑶

摄影 | 通讯员 余捷

内容审核 | 牛顺心 行玉华 孙倩

关闭窗口
 
 
 

版权所有: 天津外国语大学 | 信息化建设办公室设计制作维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