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教育学院
◈学科专业:
本学科始终坚持“中国特色、融通中外,立足时代、面向未来”的指导思想,以服务世界和国家语言文化交流建设为导向,培养具有国家情怀、了解中国历史文化传统和中国国情知识、外语优秀、系统掌握扎实汉语理论知识、具备一定跨文化交际能力和国际视野的跨文化高级复合应用型人才。本专业设立于1997年(对外汉语专业),是天津市最早设立对外汉语本科专业的院校之一; 2011年被列为天津市“十二五”综投战略性新兴产业专业;2013年正式更名为汉语国际教育专业;2017年获批天津市普通高等学校优势特色专业;2018、2020两次入选天津市高校“国际汉语教育与传播创新团队”;2019年所属一级学科获批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020 年汉语国际教育专业获批国家级一流本科建设点。

◈人才培养:
1.深化“专业+”培养模式,强化第二外语教学,增加英语辅修专业课程/韩语微专业课程,培养专业扎实、外语突出、视野开阔的外向型人才。
2.发挥中外融合优势,充分利用本科生、硕士生、进修生等多层次的留学生资源,开展“沉浸式”跨文化交流活动及国际中文教学实践项目,切实提升学生跨文化能力和中华文化传播能力。
3.搭建“项目+基地+平台”实践教学体系,注重学生的中文基本素养及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塑造“一专多能”型人才,以适应现代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


◈课程建设:
《汉语国际教育教学法》获批天津市线上线下混合式一流建设课程
◈师资力量:
学院先后派出教师10余人次到孔子学院承担教学和管理工作,实现了40岁以下青年教师参加实践培养比例达到100%。多名教师入选“五个一批”人才、“学科领军人才培养计划”、“中青年骨干创新人才”、“天津市‘131’第一层次创新人才”、“天津市‘131’ 第三层次创新人才”、“天津市高校青年后备人才”等;94%的师资具有海外教学及相关工作经验,教学团队两次入选天津市“国际汉语教育与传播创新团队”。
◈国际交流:
通过校内成熟的国际交流项目、汉语桥项目等,组织、选派、指导学生参加国内外高水平竞赛及交流活动。选拔推荐优秀学生攻读加拿大“西三一”大学“3+1+1.5”本硕连读项目、英国埃塞克斯大学“3+1”本硕连读项目。每学期选拔推荐优秀学生赴韩国顺天乡大学开展一学期实习交流及暑期研修。


汉语国际教育
◈学费:4400元/生/年
◈具有硕士学位授予权
◈培养目标:本专业学生毕业5年后在社会和专业领域应具 备:扎实的汉语和中国文化(文学)基础知识以及良好的外语素养,熟悉第二语言习得规律、教学理论及方法,具有较高的人文素养,良好的外语表达能力、较强的汉语作为外语教学的能力和跨文化交际能力。学生毕业后可从事国际中文教育,可继续攻读研究生,也可在国内外各教育机构、文化事业单位、职能部门、中外企业、新闻出版单位及其他相关部门从事语言教育教学、文化传播、办公室事务、对外交流等工作,成为具有国际视野的高素质应用型国际中文教育复合型人才。
◈职业前景:随着我国国际影响力的提高以及构建人类命运共 同体外交思想的形成,国际中文教育成为实现国际传播的重要阵地,国内外对于汉语国际师资储备、各类涉及跨文化交流、文化传播等相关工作单位以及外交战线、国际组织、驻外机构等人次的需求都为国际中文教育人才提供了广阔的就业空间。
◈专业建设成果: 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培养特色:
1.深化“专业+”培养模式,强化第二外语教学,增加英语辅修专业课程/韩语微专业课程,培养专业扎实、外语突出、视野开阔的外向型人才。
2.发挥中外融合优势,充分利用本科生、硕士生、进修生等多层次的留学生资源,开展“沉浸式”跨文化交流活动及国际中文教学实践项目,切实提升学生跨文化能力和中华文化传播能力。
3.“项目+基地+平台”实践教学体系,注重学生的中文基本素养及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塑造“一专多能”型人才, 以适应现代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
◈核心课程:语言学概论、现代汉语、古代汉语、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中国文化概论、汉语国际教育概论、国际中文教育教 学法、第二语言习得概论、汉语写作;国别与区域研究导论、国别文化概论、海外汉语教学研究、跨文化国际传播、中西文化之鉴、学术论文写作、现代教育技术。
◈毕业时具备的专业技能:掌握汉语语言学基本理论知识和中国优秀文化,能够解决国际中文教育教学中的语言和文化问题,做到专业知 识扎实丰富;具有良好的听、说、读、写、译外语能力和现代教育技术应用能力,能够起到实现中外语言文化有效沟通交流的桥梁作用,做到新形势下高质量开展国际中文教育和文化传播工作;具有家国情怀、优良的道德品质和强大的社会责任感,能够在学习中了解职业道德和规范,履行社会职责,做到有益于国家和社会发展。
◈就业情况
●就业岗位:教师、文秘、编辑、公务员等
●就业单位:天津市东丽区人民政府张贵庄街、天津市滨海新 区教育体育局、昆明心霖公社培训学校有限公司等
●深造院校:北京师范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 北京语言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复旦大学、中山大学、雷丁大学、伯明翰大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