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2日下午,北京语言大学国际中文教育研究院副研究员饶高琦老师应我院邀请作客“天外导师讲坛”,为我院师生带来了题为“大语言模型赋能国际中文教育智慧化转型”专题讲座。讲座由国际教育学院副院长行玉华主持,国际教育学院师生参加讲座。

在讲座中,饶老师从四个方面讲述了当前国际中文教育智慧化转型的要点,分别为资源驱动教学转型、资源生产、资源投送和当前研究成果四方面,提出了树立语言生活的观念,强调了资源建设的重要性,并指出智慧教学转型的是教育资源的大规模生产和资源的投送,而这种资源的形态是习题。随后,饶老师为师生展示了当前为助力国际中文教育智慧化转型而制作的智能AI模型,形象具体地展示了当前的研究成果及未来发展所需的资源。

讲座内容充实,理论与实践并存,引发了现场师生的互动交流。行玉华、顾倩及杨少芳老师与饶老师就有关课题内容进行讨论,特别是关于智慧化转型的研究在研究生的学习与教学中可以起到哪些作用、如何将模型应用于课堂实践的疑问,与饶老师进行了深入的交流。研究生同学则从社交媒体融入中文语言环境、未来语言大模型与语言生活的联系以及国际中文教育教材建设等方面向饶老师提出自己的问题,饶老师从机制、设计和案例等角度回答学生的疑问并提出建设性建议。

此次讲座不仅开阔了大家的视野,也为学院今后的教学工作提供了宝贵的参考和指导。学院师生纷纷表示本次讲座不仅为当前国际中文教育资源建设指明方向,也为师生的教育应用提供了实用性资源与建议,通过构建知识图谱等显性知识体系,结合领域逻辑与教学场景,有效提升了语言教育的交互质量与资源适配性,不仅解决了技术落地难题,更为国际中文教育提供了可复制的智慧化发展范式。这种“技术+教育”的深度融合模式,将显著提升教学效率,推动教育资源的全球化共享,对促进语言教育数字化转型具有重要示范价值。

来源 | 国际教育学院
文字 |王誉霏
摄影 |庞泓雪
内容审核 | 牛顺心 行玉华 孙倩